大氣氧化處理對預(yù)防鈦的全面腐蝕、間隙腐蝕都有效方法比較簡便但耐久性不十分可靠。這是因為大氣氧化處理僅使氧化膜增厚純鈦在腐蝕環(huán)境中增厚的氧化膜隨時間的延長而變薄,最終導(dǎo)致腐蝕。大氣氧化處理:鈦在高溫大氣中放置可使氧化膜增厚,其膜厚隨溫度的提高、時間的延長而增厚。其耐蝕性能維持的時間由大氣氧化處理條件(T、t)以及腐蝕環(huán)境的苛刻程度所決定的。要求長期穩(wěn)定運轉(zhuǎn)的部件材料一般不采用這種方法。
由于鈦材自身具有優(yōu)良的耐蝕性.一般不進行進一步提髙其耐蝕性表面處理,但為了防止鈦在較易受腐濁的鹽酸、硫酸等非氧化性酸水溶液中的腐蝕,防止在NaCI水溶液中的間隙腐蝕和點蝕有時采用表面處理的方法。
(1)提高抗氧化性能。把鍶、銪或讕注人鈦材表面.注人深度可達50ftm,填充了晶界.形成SrTidEuTiO或TiO2化合
物,堵塞氧原子擴散通道,防止氧進一步向鈦材內(nèi)部擴散,提高材料抗氧化能力。將Ba離子注入鈦材表面,形成Ti03化合物,可使其抗氧化能力提高近萬倍。
(2)提高耐磨性。將N離子注人高爾夫球頭,耐磨性提高,從而延長了其使用壽命。將氮離子注人Ti-6A1-4V合金制成的假肢中,使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,摩擦系數(shù)從0.48降低到0.15,摩擦率下降兩個數(shù)量級。
(3)提高抗疲勞性能。將Pt離子注人鈦合金,制成噴氣發(fā)動機渦輪葉片其抗疲勞性能提高百倍,同時也提高了耐磨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