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過去螺旋槳基本都是不銹鋼材質的,也有人采用
鈦鑄造+切削的方法進行試制,但并沒有實現(xiàn)真正的生產。鈦鑄造成本高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。此次,先采用壓延加工將
鈦板制成槳葉,然后再與鈦傳動軸進行焊接。這樣,與不銹鋼材質一樣達到了不生銹的效果,而且減輕了重量。將鈦制螺旋槳安裝到船上試用后,發(fā)現(xiàn)由于輕量化的原因,船體反應速度明顯提高。通過陽極氧化法還可使鈦制螺旋槳發(fā)生變色,外觀看著很高檔,評價也不錯。由于是壓加和焊接制作而成,所以與鑄造相比,可輕松實現(xiàn)螺旋槳尺寸的變化。通常,螺旋槳形狀復雜,在與傳動軸的焊接過程當中容易發(fā)生熱變形,且往往會導致螺旋槳形狀發(fā)生微妙的變化。此次,由于采用高端焊接技術,螺旋槳的形狀得以成功保持。今后該項目的進展值得期待。
目前全球主流的海水淡化方法主要有多級閃蒸法(MSF)、低溫多效蒸餾法(LT-MED)和反滲透膜法(RO)三種。www.chattanoogadent.com認為三種方法各有優(yōu)缺點,適用的條件和范圍也不同。我國主要是應用LT-MED和RO兩種方法,未來幾年,將有多個海水淡化項目上馬。海水淡化設備用
鈦合金取代銅合金是未來趨勢。鈦材多方位的優(yōu)勢決定了未來在海水淡化管領域的廣泛應用空間,預計未來十年,中國海水淡化鈦需求量約為9500-23520噸,全球約為140.63-281.25萬噸。雖然國內初步測算需求量并不大,但國內需求只占國際需求總量的1.6%,可以說整體發(fā)展空間非常巨大。
全球水資源危機日益嚴重,海水淡化是公認的解決淡水危機的最佳方法之一。目前海水淡化已遍及全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,全球有海水淡化廠1.3萬多座,海水淡化日產量約3500萬噸左右,并且以每年10%以上的速度在增加。海水淡化已經成為解決缺水問題最佳方法之一。我國未來5-10年海水淡化將有很大發(fā)展空間。我國海水淡化技術經過40多年的研究已經趨于成熟,設備造價比國外降低了30%-50%,噸水成本已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。海水淡化大規(guī)模應用已具備成本優(yōu)勢,相比較南水北調來說噸水成本更低。國家出臺一系列鼓勵政策,未來10年海水淡化規(guī)模將是現(xiàn)在的5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