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芯頭拉拔是鈦管材生產中最普遍的工藝方法。短芯頭拉拔是把固定在芯桿前端的短芯頭插入管坯內孔,芯桿的后端固定在拉拔機后座上。拉拔時,芯頭被固定在與拉拔模定徑帶相對應的位置上,管坯通過模孔和芯頭所形成的環(huán)狀間隙,獲得與此間隙和尺寸相同的管材0這種拉拔過程是一種復合拉拔變形,剛開始時,屬于空拉階段,管材直徑變小,壁厚變化不大,當管材內表面與芯頭工作帶接觸時,變?yōu)闇p徑和減壁階段,此時的主應力圖和主變形圖都是兩向壓縮、一向拉拔或伸長。也就是金屬沿軸向流動,管材直徑減小,壁厚變薄,長度增加。
短芯頭拉拔時,管材內外表面同時與模子和芯頭發(fā)生滑動摩擦。因此,當潤滑條件不好時,很容易導致工具粘金屬,在管材外表面和內表面上產生劃溝。所以,不斷改善潤滑條件是提高道次變形量和保證管材表面質量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
用短芯頭拉拔的管材,其表面質量比空拉生產的好。與長芯頭拉拔和游動芯頭拉拔相比,工具設計和制造簡單,操作和更換規(guī)格也比較方便。
長芯桿拉拔是把管坯套在長芯桿上,使其與管坯一起拉過模孔。芯桿的直徑等于制品的內徑,芯桿的長度一定要大于成品管材的長度。工作時,整根芯桿都是工作部分,所以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必須滿足質量要求。拉拔后從芯桿上取下鈦管要經(jīng)過脫管,從拉拔的相反方向拉出芯桿,脫管時要采用脫管模。為了順利脫管,經(jīng)常要在斜輥滾乳機上滾軋一次,使管材直徑擴大1~2mm,再拉出芯桿。
長芯桿拉拔具有以下特點:
(1)和短芯頭拉拔一樣,也具有壓縮階段,在此階段實現(xiàn)管材減徑。
(2)在拉拔過程中,管子伸長并沿芯桿表面滑動,越靠近出口端滑動越小,在出口處滑動為零。
(3)長芯桿拉拔時,變形金屬向著與拉拔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動,管材內表面與長芯桿之間摩擦力的方向與芯桿運動方向一致,因此,相應地減小了拉伸應力。所以可得到較大的道次加工率和總加工率。道次延伸系數(shù)可達2.2,而短芯頭拉拔時道次延伸系數(shù)不超過1.8。
(4)長芯桿拉拔需增加脫管工序及必要設備。
(5)需要的芯桿量大,芯桿制作難度較大,增加工具成本。
長芯桿拉拔僅在拉拔大直徑且較薄的管材時采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