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鈦棒鈦絲的高剛度軋機改造種類
我國的鈦棒鈦絲材產量占鈦材總產量的40%-50%之間,近幾年鈦棒材產量總和超過4000噸,除了約10%出口外,其余產量均用于國內消化,可見鈦棒材產品在國民經濟建設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。鈦棒材軋機量大面廣,全國共有1000多條生產鈦絲。自20世紀80、90年代,我國陸續(xù)引進國外先進的鈦棒材軋機以來,通過消化—轉化—提升這一技術路鈦絲,使我國的國產鈦棒材軋機裝備接近世界先進水平,加上12%的進口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鈦絲,目前,處于國內先進水平以上的這部分比例約占到75%,成為市場主流。另有20%的普通軋機,采用的是雙鈦絲扭轉軋制工藝,產量大,僅適合普碳鋼生產。還有5%的落后軋機有待淘汰。
經過30多年的發(fā)展,目前,鈦棒材軋機種類歸結起來為三大類,即閉口式二輥軋機、短應力
鈦絲軋機、懸臂輥環(huán)軋機。其中閉口式二輥軋機主要是摩根型及西馬克型(含德馬克型),摩根型閉口軋機通過引進、消化,已成功應用于國內上百條生產鈦絲上。短應力鈦絲軋機引進機型主要是達涅利型和潑米尼型,我國各大研究院所也綜合研制出自己品牌的短應力鈦絲軋機,國內幾百條鈦棒材生產鈦絲上均有應用。懸臂輥環(huán)軋機僅達涅利開發(fā),我國引進不多,如萊鋼、唐鋼等,僅用于粗軋機組。
鈦棒材減定徑軋機是安裝在鈦棒材精軋機組后,用于提高產品尺寸精度、改善產品性能(通過控制溫度軋制)的一種機型,主要用于
鈦合金棒。減定徑軋機區(qū)別于普通軋機主要表現在三點:一是采用帶速比的離合器,使其能夠適應所有產品不同軋制速度需要;二是采用最小軋機中心距,減少微張力軋制帶來的尺寸影響;三是采用單一孔型的硬質合金輥環(huán),軋輥為雙支撐,保證足夠的剛度以適應很寬的產品規(guī)格范圍。目前,國內引進的機型包括兩種:一種是二輥軋機;一種是三輥Y軋機。二輥軋機主要是潑米尼型和達涅利型,有三機架平—立—平布置和四機架平—立—平—立布置兩種型式,軋機輥系采用的是高剛度的短應力鈦絲軋機框架結構。三輥Y軋機主要是KOCKS型和西馬克型,通常由3-5個機架組成,軋輥孔型呈Y-Δ交替布置。
鈦絲材精軋機組國產主流機型是摩根五代10架頂交45°重型機組,最高運行速度90m/s,基本能夠滿足大部分鈦絲材產品生產需要。同時引進了一些摩根六代84機型、西馬克減定徑機組及達涅利雙模塊機組,配合先進的20°傾角吐絲機,最高運行速度達到120m/s。六代機型突出優(yōu)勢是可以實現低溫精軋、精密軋制、單一孔型軋制,特別適合優(yōu)特鋼鈦絲材生產。由于減定徑機組投資較大,而且要實現控溫軋制,需要精軋機和吐絲機之間有足夠的距離,這對老廠改造提出了很大的難題。一種新型的雙機架鈦絲材MINI軋機,這種MINI軋機安裝在現有的10架精軋機和吐絲機之間,可以將Φ5.5mm鈦絲材速度由原來的90m/s提高到105m/s,能夠提高小規(guī)格鈦絲材的產量,同時還可實現部分控溫軋制。這種軋機投資少,非常適合老鈦絲改造。